
产品分类
公司简介
成员博客
- qitibaojingqi (员工)
- gongzuoliu (公众)
- xinshunrong (公众)
- snoopy725 (客户)
- jytanghua (同行企业)
资源与链接
香港六合直播开奖
《老中医》告诉你:这样东西应排在学医第一位!
由陈宝国、冯远征、许晴等主演的《老中医》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江苏常州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闯荡上海滩,倾尽一生致力于中医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故事。
该剧不仅展现了传统中医文化的无穷魅力,还强调了书法对于学医的重要性。在第四集中,主人公翁泉海对前来拜师的于运来说,“学中医呢,有四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切脉、四季衣裳。”这里将“一手好字”排在了第一位,为什么这么说?
翁泉海:知道为什么要把一手好字,放在最前面吗?因为大凡名医都非常重视这个处方书写的工整,字是一张方子的门面,是这位大夫文化底蕴,跟学识才华的外露。很多病家见医之前啊,都是先看你的方子,也就是看你的字,他们以此来揣度这位大夫,学术之深浅、医术之高低。
于运来:可是先生,我觉得大夫能治好病就行了,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再说了,字写得再好,那要医不好病人,也不是好大夫啊。
翁泉海:此言差矣,一个中医的功底啊,首先是看字,一手好字,能看出一个大夫的心境来,你看一张药方,如果是一手好字,患者看了赏心悦目,他认为你是认真的,他会对你尊重、信任你,这时候十分病,就去了一分;如果这个药方上的字呢,是龙飞凤舞、张牙舞爪,患者看不懂,你说他的心情能好吗?久而久之他还会再来吗?不来倒是小事,怕就怕因为字写得不好,让药师错配药,贻误人命。
于运来问能不能跟着翁泉海边学医边练字,翁泉海最终还是拒绝了他的请求:先回去练字吧。
其中第三点是最基础的,看病救人是件严肃的事,应认真对待,写的药方自然要能让人看清楚都有些什么药。看到这里,想必不少人会想起现代一些不良医生动辄丢给病患的一纸不知所云的药方。张牙舞爪的东西看惯了,我们还以为药方本来就是这样子。
一次,一个医生写了一个药方给病人,病人看半天看不懂。于是跑到药房,把信交给护士帮着认一下,她仔细看了很长时间,把两瓶药拿给病人,说:“这个,每天两次!”
虽然这是个笑话,但大家一定也有过看不懂医生手写药方的经历。医生们字迹之潦草早已饱受诟病,甚至变得见怪不怪。很多人抱怨如“鬼画符”、“天书”一般“看不懂”。
有趣的是,这种障碍在医生和药师之间却仿佛没有那么大。当患者拿着龙飞凤舞的处方到药房或售药处取药时,药师们一般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这些药名并交付患者。
现在很多医院门诊人满为患,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时间压力山大,概括起来最主要的理由是忙碌,以至于养成了习惯,在不忙碌的时候也写得潦草。还有的说是在医学院学习的时候必须大量高速撰写处方药名,培养出的坏习惯。那些专有名词在被反复书写之后,字形笔画便难免会向“神似”的境界迈进。
传统中国文人除了精于琴棋书画之外,都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正如《老中医》剧中所说:“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其中,字写得好是第一要紧的事情。有些病人,先看处方、病历写得好不好,再来判断医生水平高不高。
书家中的陆维钊、诸乐三、张宗祥以及国学大师马一浮,也都旁通医术,他们亲手开的方子,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陆维钊先生的药方手迹世间仅此一件,极为难得;马一浮先生精通多门学问,看病自然也在行;诸乐三先生虽以书画名世,却是中医科班出身。
中医与书法的相通之处,是到了一定境界,必须开悟。如果做不到,那就很难向上走了。没有开悟的天分,写再多字也成不了书家,看再多病人也成不了名医。我们常说庸医害人,也许他也想救人,只是能力不够罢了。
下面再看看一些名医家的药方字迹,他们都有良好的书法功底,字体多以行楷书为主,美观大方且清晰易读,因此也得以保存至今。香港九龙内l幕来料,他们虽不以书法名世,但我们仍不禁对其“书作”肃然起敬。
他们的书写很随意,不求章法而自得章法,不求书卷气而自得书卷气,这些,可都是很多书法家努力甚至刻意追求的。这种书卷气不是写来,而是修来的。在这些药方的背后,他们不知写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写得多了,修养到了,好的气息就跃然纸上了。
精美的花笺,香港跑马官方网,娟秀的字迹,配以实用的处方,药材间的留白,篆刻的提示语,虽无意安排,却成了章法多变的书法小品,着实耐看。除此之外,还展露着不同时代不同医者相同的人文情怀和悲天悯人,可谓寸纸之内见洞天。
黄宾虹曾提出“艺术是最高的养生法,不但足以养中华民族,且能养成全人类的福祉寿考也!”。所以“观人品看酒后,看书法看手札”,中医药方手札之美,在古朴中透露出娟秀,洋溢着医者对于病患的无限关怀,是值得我们不断发现和传承的古典之美。
《老中医》正本清源,让我们知道一手好字竟是中医第一要务,也让我们意识到书法除了自己修身养性,还能“呵护”别人的性命。最后,再回想《老中医》里翁泉海的话,忽然理解人们对那些慈悲为怀、妙手回春的国手,为何都会恭恭敬地尊一句“先生”了。